校内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内新闻 > 正文

《名师之窗》第二季:小学篇——张豆

发布时间:2024-04-10 浏览次数: 发布者: 来源:

     

她,是学子心目中最美的老师!

他,是校园间一道最靓的风景!

他们,是附中教师队伍里一面面旗帜! 

附中人激活了党建引领发展的红色引擎,秉持着“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办学宗旨,在“党旗领航、名师领跑”的行动要求下,正在以蓬勃的姿态、昂扬的气势和深厚的底蕴走稳、走深、走远! 

《名师之窗》是我校将要隆重推出的专门介绍和展示我校名师骨干教师风采的系列宣传专栏,旨在希望通过名师的思想理念、育人事迹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分享,激励更多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助力我校教育教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张豆,中共党员。陕科大附中小学部高段语文教研组组长,陕西省教学能手。张豆老师自从教以来,踏实勤奋、认真负责。“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她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探寻更高效、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断发掘学生学习潜力。多次参与市级“作业管理组设计”大赛并获奖;多次主持或参与校级、区级、省级课题的研究;获评咸阳市“以书之名,歌颂春天”朗诵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扎实的业务功底,突出的教育教学成绩,善于创新的精神,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长相思》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相思》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理解并解读《长相思》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

2. 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在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委屈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回家?因为家里有亲人,有温暖。因此,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用笔抒发思乡之情。古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有余光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眼中,又是怎样一番思乡愁绪呢?今天我们和纳兰性德一起去远行、去感受。

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长相思

2:你们看,这相思是长相思,思念像长长的丝线,你应该怎样去读?谁来,读读试试?生1

这相思,如同月夜的萧声,缠缠绵绵。请你来读读,生2,大家一起读。

二、新授

1.初读。

孩子们,长相思是一个词牌名,它经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情,相思之苦。这首词比较特殊。长相思既是它的词牌名,又是它的题目。读词跟读文章一样,都要先把字音读准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到93页,自由读《长相思》,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多读几遍。

2.  读准字音。

指名读,真好,几个生字的字音都读准了。有没有哪几个字是预习的时候觉得容易读错的字,可以在这里给大家稍作提醒? 

【出示榆】同学们,它是——这个榆,榆关就是山海关,它位于河北省,是关外和关内的分界线,当时人们为了抵御北方敌人的侵略,在修建长城的同时呀,种植了大片的榆树,形成了榆树关。关外,气候恶劣,条件艰苦,而关内四季分明,环境舒适,榆关这个地方呀,易守难攻,是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榆关)榆关这个军事要地,实在是太重要啦,我们再读。

大家向着榆关那边进发,用文中的词说就是——那畔。你读。好,请你来读这一句。身向榆关那畔行。

【出示更】词里面有个多音字读什么?大家读一遍,更是什么意思呢?(生1)来,同学们请看这个字,在读更的时候,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你觉得在风一更雪一更当中,这个更应该选择哪个意思?请你说,第三个,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是的,它让我们想到了半夜三更三更灯火五更鸡。那在文中呢?就是说风一更,雪一更,就是风雪交加,一更一更。整夜都是(风),整夜都是(雪)一更又(一更)。

【出示聒】“聒”这字特别难认,谁会读?一起读。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看注释)知道看注释来学习,好样的同学们,这个“聒 你们看,它的左边是一个右边的舌,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好像1000个口在你的耳边吵闹,什么感觉?(烦躁)是,这风雪之声让你烦躁,让你彻夜难眠,于是就有了这一句,一起读---------。还不够乱,还不够烦躁。再来一遍,

3.  读出节奏和韵味。

同学们,词在古代是用来配乐吟唱的,所以词句本身就有很强的韵律感。这就要求我们在读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本身的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哪位同学能再读一读,试一试?

建议读词的时候一定要缓缓的读,还要注意音断气连。听老师读一遍可以吗?注意边听边划节奏线,能不能让我也欣赏一下你们的朗读?请你。风一更,雪一更中间不要换气,一起读一遍。全班读。

无韵不成诗,词也讲究押韵,来轻声读一读,读者读者你一定会有发现。这首词押韵eng,这就是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4.  尝试理解诗意。

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收获不小,但老师觉得这还不够。读古诗词,我们还应该把它读懂。请问如何才能读懂诗词的意思?你有哪些好方法?生1生2。同学们,请你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藏在诗中的感情,和同学交流。谁来说一说?生,带着你的理解,我们再把这首词读一遍。

5.结合资料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读着读着,在词的上阕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生:我看见了大雪纷飞,而且还有许多帐篷里面点着灯光,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非常急的那种河,湍急的河水,)这河水将士们是需要趟过去的,此时的天气还非常冷,走在这样的水里,那是什么样的感觉?(非常的冷,然后,冷到都刺到骨头了,)那是冰冷刺骨的河水,这样的河水,将士们要涉过多少次,可能很多很多次。(板书:跋山涉水) 一座座山,一道道的水,千山万水,万水千山,将士们跋山涉水,他们要去干什么?纳兰性德为什么不留在家乡?同学们,老师,现在教你们一个理解诗词的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查阅历史背景资料,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出示出征背景资料】快速阅读,看一看纳兰性德为什么离开家乡。

生:因为皇帝要去圣经去祭祖,然后纳兰性德27岁,他要陪伴皇帝去祭祖。

师:同学们,纳兰性德愿不愿意离开家乡,为什么还要去?

生: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无法推脱。

师:是的,重任在肩,所以他只好心在故园,而身在征途,身不由己,身向榆关那畔行,我们继续看,【出示出征地图】这里是北京,在清朝,这里也是我们的首都,皇帝所在的地方,这里是盛京,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康熙皇帝到达盛京以后,又继续向东北方向走,一直来到了吉林。纳兰性德跟随皇帝从北京出发,经过唐山、秦皇岛,一路来到了山海关,也就是我们的课本上说到的:榆关,榆关以北白茫茫的一片,过了榆关就是冰天雪地,过了榆关就是风雪交加,但是将士们的脚步依然是向前,向前跨越了三个省份,终于经过盛京,到达了吉林。他们走过的路都是这样的,你们看,一重重的山,一道道的水,多么的遥远,多么的艰难。你觉得上阙应该怎样去读谁来,读读试试?

师:不够遥远,不够艰险,你能再读一遍吗?

师:哪位同学能读得更遥远,更艰险?

师:他们可能会遇到哪些苦难?

生:他们有可能风雨太大,在路上走不动,行军是多么的艰难,很可能他们可能遇到猛兽,处处都潜伏着危险,还可能遇到很大的那种自然灾害,比如说暴风雨、泥石流等。

师:这是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和他们同行的大臣高世奇在书中也记录了那种艰辛。【出示高士奇笔记】一起读:------早晨大雾弥漫,眼前的东西都看不清楚。在这样的天气,行走在乱山之间,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多么的危险,多么的艰难。我们把词的上阕再读一遍,预备起-------。

白天将士们跋山涉水,夜里安营扎寨,又是怎样的画面呢?【出示千帐灯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这样的画面,那就是用五个字概括。生:夜深千帐灯。是一千顶帐篷?一千盏灯吗?不是的,七万人的营帐,目之所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帐,你能把这种壮观的感觉读出来?

这可是七万人的营帐啊,千帐灯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壮观,我们来替他改改“夜深万帐灯”

多少个士兵在这里夜不能寐啊!

此时夜已深,将士们在做些什么呢?

1:在看临走之时妻子缝的衣服

2:拿着孩子平时玩的玩具发呆

……

多不容易呀,这么多得画面就浓缩在了这五个字中,读“夜深千帐灯” 

我们轻轻走进纳兰性德的营帐,去看看他又在干什么。请大家读一读词的下阙

5.  学习下阙诗句,尝试理解作者感情。

纳兰性德在干什么?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为什么?被外面的狂风暴雪吵的无法入眠。

这是怎样的风,怎样的雪?

这风雪之声嘈杂,请你来读。这风雪十分大,请你读,

这风雪之声一更又一更,一起读。

在词的下阙中,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风雪交加,天气十分恶劣?

你怎么理解“碎”,这里指纳兰性德的思乡梦碎,思乡心碎。读一读这七个字。

请问,在作者的故乡有着风一更雪一更的嘈杂声吗?在作者的故乡,有着山一程水一程的艰难跋涉吗?在作者的故乡,有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夜晚吗?

他分明记得傍晚,他的故乡是这样的景色,

野色湖光两不分------,分明一幅江村画------。

他分明记得,雨后他的故乡是这样的,烟暖雨初收------

而这里只有,读下阙----

难以完成的梦,只有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帮他圆上了,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作者故乡有什么?

那是一个“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清晨……

那是一个“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午后……

那是一个“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傍晚…… 

6.  引读。

故乡熟悉的一切,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一闪现,此时,风一更,雪一更,他连一个回家的梦都做不成。

睁开眼,这里没有亲人的絮絮关怀,没有故乡的鸟语花香,这里只有-------。

这里没有春花秋月,没有耳语依偎在一起的那份温暖,这里只有------。

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和牧童的短笛,这里没有院子里被风吹动的秋千,这里只有------。

三、拓展与延伸

想到这里,我们忍不住要问问纳兰性德,既然出征之路如此艰难,故园的生活如此美好,塞外的风雪如此寒冷,我们如此的不舍,那为什么还要“行”?为什么不回家呢?

1:为了守卫故园的幸福,心中纵有再多的不舍,我们还是要——

2:为了肩上的责任,心中纵有再多的不舍,我们仍然要——

……

是啊!国家国家,先有国才有家。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来安宁的家园?所以将士们只能“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在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身边依然有一个个“纳兰性德”,虽然难以割舍故土,但为了国家的强盛,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也毅然抛家舍业,不顾艰险“身向榆关那畔行”。

三年疫情,多少医生护士放下自家的老人和孩子,逆向而行,向危险重重的疫区挺进,

这可真是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疫区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戍边将士们十几年如一日地在条件恶劣的边疆保卫着祖国,才换来我们这窗明几净的教室里的朗朗书声,这可真是: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边疆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半生心血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员们,冒着生命危险,前赴后继地登上遥远的太空,为我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这可真是: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太空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编辑\谭敏强

审核\徐立奇

关闭

邮件:webmaster@skdfz.com  电话:029-33579772

地址: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备案信息:陕ICP备18019754号-1

版权信息: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版权所有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641号

手机版